iReader读书是网友开发的一款PC电脑端阅读软件,非官方出品,模仿“iReader”阅读器而开发,软件完全免费,支持的TXT, UMD, PDF, EBK, CHM、EPUB等多种格式书籍导入,可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另外它还提供众多功能和服务,喜欢的小伙伴赶快来本站下载吧。
全面的看书功能
海量图书资源
内置海量免费图书资源,涵盖热门新书、经典好书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偏好。
护眼功能
通过过滤蓝光等技术,有效减轻长时间阅读对眼睛的伤害,保护用户视力。
智能推荐
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喜好,智能推荐相关书籍,帮助用户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社交互动
支持用户分享阅读心得、书评等,与书友交流互动,丰富阅读体验。
软件功能
阅读功能
提供流畅的阅读界面,支持翻页、缩放、目录跳转等基本阅读操作。
听书功能
内置语音朗读功能,用户可选择不同的语音包和方言进行听书,解放双手。
书签与笔记
用户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添加书签、做笔记,方便后续回顾和整理。
文件传输
支持WIFI无线传书功能,用户可通过PC浏览器将TXT小说拖拽传输至阅读器,无需数据线。
带给你极致的阅读体验
1、高仿真翻页效果
ireader电脑客户端使用独有的渲染引擎提供类似于真实书籍翻页的仿真动画的效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机器的性能选择不同的翻页动画时长,以及自定义翻页的方式。iReader提供的仿真翻页效果在低配置的机器上(比如G1)也能取得良好的性能和翻页效果,即使在用户设置了自选背景图片和自定义文字字体后,依然有着良好的性能,提供给不同用户良好的阅读体验。
2、多种文本编码
iReader可以支持常见的20多种编码,包括单字节和多字节的文本编码。在页模式的显示方式下,iReader能正确处理这些文本编码,在前后翻页的时候和任意跳转的时候正确的定位不同编码的起始字节,防止乱码的出现。
3、独立的文本渲染引擎
iReader拥有自己的独立渲染引擎,能够快速,完整的进行文字排版,iReader使用百分比来显示当前的阅读进度,百分比不同于页数的显示方式,使用百分比来显示进度,不需要在打开书籍的时候进行计算书籍在当前的屏幕方式(比如横屏或者竖屏)和大小下总共显示的页数,同时在横屏竖屏相互切换的时候也不需要重新去计算,这样就能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快速的显示当前的书籍内容,在不同硬件配置的机器上达到快速渲染的目的,提供给不同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
ireader怎么看本地的书
方法一:
1、打开iReader,按菜单键后按本地(红色方框),
2、在出现的文件夹中找到你的数据,或者返回上级,直到sdcard,在总目录中找到你的书籍,
3、在你需要的书籍后面的框框按一下,打勾后,按下面的加入书架
4、按返回键就可以回到界面,这样子书籍就在书架中,可以开始阅读了
方法二:
在文件管理器中找到这本书
点击文件夹,点击文件夹里面的书籍,出现下面的见面,选择iReader,这样子可以直接开始阅读,而且书籍出现在书架中
iReader阅读器怎么使用
1、wifi传书
方法一:关闭360安全卫士(有的电脑还是会不能用的)
方法二:使用猎豹浏览器,单击右键使用极速模式(这个通常电脑都可以用)
方法三:就是把小说下载到电脑上,通过QQ上面的我的设备,(手机也要同时在线哦)传到手机上,在手机上打开小说,再点击右上角,就会出现“用其他应用打开”,就会看到有ireader,点进去之后,这个小说就会自动添加到书架里面了。
2、刷阅饼
每天定时签到(6-51)*30
回答书虫大作战问题(6-60)*30
每周五的时候登陆掌阅新浪微博查找福利兑换码(100)*4
算下总数得到阅饼范围在760-3630,一般每月可以得到2000多阅饼!
可以买10本书,平均2天看一本书,差不多够用的!
 
         
                         
                                 
                                 
                                 
                                         
                                         
                                         
                                         
                                         
                                         
                                         
                                         
                                         
                                        